新转介费规限,奉旨合谋定价,其实求之不得
- Simon Liu

- 10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保监局最近发出通告,针对行业介绍费安排,提出「50%比例」的监管期望,引起不少行家讨论。有人担心:「我们守规矩,别人不守,介绍人就会走去其他公司,生意都流失了。」这种担心我完全理解,但其实这次是一次难得的「奉旨合谋」机会,大家不妨换个角度看。
在其他行业,合谋定价通常是违法的,因为会令消费者失去选择权,价格被人为抬高,最终损害的是客户利益。但从经营者角度来看,合谋往往是「稳阵又好赚」的做法——大家不再互相压价,利润空间稳定,市场竞争变得可控。正因为这种模式对经营者有利,所以才需要法律禁止。
但今次不同,我们不是偷偷合谋,而是「奉旨」合谋——监管机构明文规定介绍费比例上限,大家都要守同一条线。这种情况下,合谋不但不违规,反而是制度设计的一部分。对我们从业员来说,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可以摆脱过去「比谁敢给」的恶性竞争,重新建立行业秩序。
如果大家都守五成这条线,介绍人知道无论去哪家公司,最多都是50%,自然不会再「比价」,而是看哪家公司合作稳定、流程顺畅、付款准时。这样一来,我们可以重新掌握主导权,不用再被迫「贴钱做生意」。而且,当介绍人明白市场已经「定价」,他们反而会珍惜长期合作关系,减少跳槽,整个业务模式会变得更可预测、更稳定。
事实上,介绍费比例过高,受害的往往是我们自己。过去不少公司为了抢生意,介绍费开到总佣金的95%,自己只剩下5%利润,还要包行政、合规、风险管理,甚至承担前期成本。这样的模式根本不可持续。保监局一发声,大家「装装样」把比例降到89%,但说到底,5%和11%的空间,大家都捱得很辛苦。
如果真的可以建立一个「50%介绍费比例」的市场环境,利润空间就回来了。假设佣金是100万,以前给了95万介绍费,剩下5万做所有事;现在只需给50万,剩下50万可以真正用来投资:请人、培训、升级系统、改善流程、甚至建立自家客源。这些都是长远发展的基础,亦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力。
当然,最怕的还是有人不守规矩,暗地里加码,用其他名目绕过规定,例如「技术支持费」、「推广合作费」、「培训支持」等等。这些做法不但破坏行业秩序,也令守规矩的人变成傻瓜。但今次不同,我个人曾亲身面见保监局,也提出过有人不守规矩的问题。他们不但重申会认真对待,还明言欢迎大家「提供情报」,指出谁是坏孩子。我真心觉得,这次他们是认真的,大家不要低估保监局的决心。
所以我也想奉劝一些未必有机会直接接触保监局的同行,不要以为这是个「趁机抢市场」的好时机,反而要明白,这是一次真正可以令行业回归正轨的契机。介绍费定五成,大家终于可以松一口气。奉旨合谋,何乐而不为?

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