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50万唔够就出事?

  • 作家相片: Simon Liu
    Simon Liu
  • 10月23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ree

在香港做保险经纪,RO(负责人)除了要懂得签单、管人、搞业务,还有一样不能忽略的,就是合规。尤其是第41章附例L——《保险业(持牌保险经纪公司的财务及其他要求)规则》,这条附例虽然只是次级法例,但实际操作上,它的分量绝对不轻,甚至可以说是保监局查牌时的「指定动作」。

 

这条附例列明了多项公司必须遵守的要求,包括:专业弥偿保险(PII)、客户账户管理、审计报告、簿册及账目保存,以及今天要讲的资本与净资产要求

 

「50万」这条底线,不能踩

附例第3及第4条清楚写明:公司任何时间都要维持最少港币50万元的资本及净资产。这不是年尾结算时才看的数字,而是全年都要守住的底线。

 

但现实中,公司日常开支多的是——佣金、租金、薪金、保险费……一轮操作下来,银行户口的结余可能一下子就跌穿50万。如果老板又想抽资金去做其他投资,资金调配稍有不慎,就可能触碰到合规红线。

 

虽然保监局不会天天来查你户口,但年尾审计报告一出,发现你某段时间资产不足,就会记录在案。这种「技术性犯规」虽然不至于钉牌,但一封违规通知、一笔不良纪录,对公司形象和日后审批都会有影响。

 

合规不是听风,是要看原文

行内人有时会在聚会、饭局听到一些「风声」,例如「某某公司都系咁做」、「听讲保监局唔会理咁细」等等。但这些说法,未必可靠。

真正面对监管机构时,不能靠「我听人讲」来解释。要有理据、有权威,最好是直接引用法例原文或官方指引。所以,RO要养成习惯:风声可以听,但决策前一定要查证,最直接就是去看法例原文,不要偷懒。

 

合规支援:不是人人都要请全职

对不少中小型保险经纪公司来说,请一位全职合规人员,成本不低,而且合规问题未必天天出现。这时候,选择合规顾问服务就成为一个更灵活的选项。

 

透过顾问支持,公司可以在需要时获得专业意见,甚至采用已经经过保监局现场审查的合规系统,减少试错风险。这样不但节省资源,也能让公司在面对监管时更有底气。

 

小结:RO的责任,不只是业务

合规这件事,不是阻你做生意,而是帮你稳住根基。RO要熟悉条例内容,了解每一项要求,避免因疏忽而留下纪录。与其事后拆局,不如事前预防,建立好制度,才是真正的长远之道。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