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新轉介費規限,奉旨合謀定價,其實求之不得

  • 作家相片: Simon Liu
    Simon Liu
  • 10月26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ree

保監局最近發出通告,針對行業介紹費安排,提出「50%比例」的監管期望,引起不少行家討論。有人擔心:「我們守規矩,別人不守,介紹人就會走去其他公司,生意都流失了。」這種擔心我完全理解,但其實這次是一次難得的「奉旨合謀」機會,大家不妨換個角度看。


在其他行業,合謀定價通常是違法的,因為會令消費者失去選擇權,價格被人為抬高,最終損害的是客戶利益。但從經營者角度來看,合謀往往是「穩陣又好賺」的做法——大家不再互相壓價,利潤空間穩定,市場競爭變得可控。正因為這種模式對經營者有利,所以才需要法律禁止。


但今次不同,我們不是偷偷合謀,而是「奉旨」合謀——監管機構明文規定介紹費比例上限,大家都要守同一條線。這種情況下,合謀不但不違規,反而是制度設計的一部分。對我們從業員來說,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,可以擺脫過去「比誰敢給」的惡性競爭,重新建立行業秩序。


如果大家都守五成這條線,介紹人知道無論去哪家公司,最多都是50%,自然不會再「比價」,而是看哪家公司合作穩定、流程順暢、付款準時。這樣一來,我們可以重新掌握主導權,不用再被迫「貼錢做生意」。而且,當介紹人明白市場已經「定價」,他們反而會珍惜長期合作關係,減少跳槽,整個業務模式會變得更可預測、更穩定。


事實上,介紹費比例過高,受害的往往是我們自己。過去不少公司為了搶生意,介紹費開到總佣金的95%,自己只剩下5%利潤,還要包行政、合規、風險管理,甚至承擔前期成本。這樣的模式根本不可持續。保監局一發聲,大家「裝裝樣」把比例降到89%,但說到底,5%和11%的空間,大家都捱得很辛苦。


如果真的可以建立一個「50%介紹費比例」的市場環境,利潤空間就回來了。假設佣金是100萬,以前給了95萬介紹費,剩下5萬做所有事;現在只需給50萬,剩下50萬可以真正用來投資:請人、培訓、升級系統、改善流程、甚至建立自家客源。這些都是長遠發展的基礎,亦是我們真正的競爭力。


當然,最怕的還是有人不守規矩,暗地裡加碼,用其他名目繞過規定,例如「技術支援費」、「推廣合作費」、「培訓支援」等等。這些做法不但破壞行業秩序,也令守規矩的人變成傻瓜。但今次不同,我個人曾親身面見保監局,也提出過有人不守規矩的問題。他們不但重申會認真對待,還明言歡迎大家「提供情報」,指出誰是壞孩子。我真心覺得,這次他們是認真的,大家不要低估保監局的決心。

所以我也想奉勸一些未必有機會直接接觸保監局的同行,不要以為這是個「趁機搶市場」的好時機,反而要明白,這是一次真正可以令行業回歸正軌的契機。介紹費定五成,大家終於可以鬆一口氣。奉旨合謀,何樂而不為?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